最新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广元网 » 资讯 » 重要新闻 » 正文

“看不见的自动化”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3  浏览次数:1109
0
核心提示:在2017全球智能工业创新大会暨全球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柴天佑表示,智能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
 在2017全球智能工业创新大会暨全球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柴天佑表示,智能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副院长、大会主席白瑞楠表示,全球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机器人、数字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智能制造已初现端倪。 
  柴天佑说,智能制造对于新一轮的工业革命非常关键。新信息技术的出现,比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工作自动化使得人类可以进行高效、绿色、环境友好的发展。因此,世界上的主要制造国家都先后制订了智能制造战略计划,2015年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将全面推进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目前我国仍面临着诸多科学及技术方面的难题,还需要克服困难才能够实现目标,这就需要来自学界、产业界及不同国家的合作。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智能制造国际项目的对接以及合作,希望可以集群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战略的发展作出贡献。 
  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是制造业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互联网已然成为企业间协同创新与资源聚合共享的核心平台、企业内业务流程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的重要工具、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支撑、跨越企业边界并变革企业生态体系的集成创新系统。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此前表示,我国迫切需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加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他指出,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以数据的自动流动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看得见的自动化”是存在于物理世界的真实设备的自动化生产表象,而“看不见的自动化”是蕴含在以虚拟仿真为依托的虚拟世界中的数据包,以数据包随实物的流动来驱动真实工厂与虚拟工厂的同步,让数据在虚拟工厂用大数据与云计算不断分析、调整、优化,反哺真实工厂的生产,这是智能制造的理想表现形态。 
  柴天佑表示,要实现整个智能制造核心的问题是要把流程的制造智能化,即以企业的高效化、绿色化为目标,以实现制造流程的智能优化决策和加工装备过程智能自主控制为特征的制造模式。要把自动化科学和技术、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计算资源和制造流程的物理资源深度融合和协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制造流程的智能化。 
  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主席林诗万表示,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高度优化对装备和资源的使用,从而创造新的经济成效和社会价值。把设备连接起来,搜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洞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对设备的运维进行优化,实现经济价值。对于工业互联网,设备的连接是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关键手段,而把分析所得到的信息用于做出最佳化的决策,优化生产和运营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数据分析在这个优化过程里至关重要。 
  林诗万表示,面对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及互联网、消费者文化的兴起,制造业企业既要对产品、生产技术甚至业务模式进行创新,也要优化企业的业务经营和生产管理的水平,提高效率和绩效,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革,包括对大规模、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制造成了企业必不可少的应对的策略和手段。 
  企业对本身产品内部技术的深度把握,采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在预测性维护和资产绩效管理方面为客户提供新的增值服务,不仅可以为企业创新带来新的利润来源,也可以为企业业务模式提供转型,从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转型,甚至可以转成向成效型模式过渡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 
  此次活动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大会以智能工业制造为主旨,涵盖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制造业创新网络等领域。来自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等百余位国外嘉宾,携带近200余项成果和项目到会,围绕信息技术、新能源、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疗等六大领域进行交流。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广元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 Copyright 2007-2019 中小企业四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0677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