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量的突破,今年前5个月,五大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也下降了0.65个百分点,这些对长期以来供求不平衡的小微企业来说意义不言而喻,也引发市场对后续操作的关注。
多方加持落地普惠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万亿元背后有着综合作用力。从外部看,一方面,监管政策双管齐下,既注重引导和鼓励,又加强了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财税政策不断积极介入,加大减费降税力度,经营环境不断改善。此外,风险分担机制也日趋完善,农业担保、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相继入场,降低了相应风险,提高了商业银行进入普惠领域的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有大行小微贷款要增长30%以上,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此后,货币政策方面实施定向降准,监管方面提高小微信贷风险容忍度,并提出“两增两控”的任务,敦促银行建立专门的普惠机构。
一位东部沿海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今年以来,该行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房地产信贷投放,将其引导至普惠及政府鼓励的制造业领域。上述分行行长表示,这也是不少大行和股份行在策略上的共同选择。
一位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负责人则表示,在政策引导下,该行提出保证普惠贷款额度,总量不设上限要求,对分行也有相应激励措施。“一方面,是完成数据上的指标;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政策环境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去探索这一领域的可操作模式。”该负责人强调,可持续性是推进任何业务的关键。
“保本微利”与“可持续”
监管对于信贷的可持续性持鼓励态度早已明确。银保监会普惠保险部主任李均峰曾表示,发展普惠金融一定要建立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不能搞运动式、政策性的、慈善性的,一定要解决成本、风险、对称问题,支持商业银行按照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定价。
如何保证可持续?上述股份制银行零售信贷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对银行深耕小微有许多利好。“分担风险的措施多,征信体系、信用村建设、税务系统公开、政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该负责人介绍,银行自身则通过组织架构、产品等创新,实现专业化升级。
“我们看到银行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推出线上信贷产品,另一个是与其他类型专业机构合作互补。”曾刚表示,这些创新很好地弥补了普惠金融风险高、运营成本高等短板。
日前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认为,在政策引导下,中国普惠金融出现四大特征:一是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二是普惠金融的机构体系日益丰富。大型银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组织架构创新,建立了适应普惠金融服务需要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贴近基层的天然优势,使金融服务触角不断向下、向小、向农延伸;非银行机构尤其是保险和担保等行业,在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三是数字普惠创新继续深入。四是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
资产质量方面,此前透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较好,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低于整体贷款不良率。其中,大型银行均在1%左右,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新型互联网银行的不良率也都保持在1.5%左右的较低水平。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编写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9年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达5.9%,与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相比分别高出4.5个、3.3个百分点。随着普惠领域信贷的铺开,不良率缓升。
不过曾刚认为,小微贷款的不良取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综合来看,目前的水平还是不错的。相对于收益,金融机构做到了平衡,实现了可持续。也有商业银行负责人公开表示,对小微领域的不良率容忍度会更高,做到“保本微利”即可。
进一步强调“精细化”
除了提高对不良的容忍度,如何有效降低不良风险,依旧是商业银行需要专注的重点。对此,曾刚也提醒,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获客成本以及更好控制风险。
10万亿元之后,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怎么走,也是监管和行业主体需要思考的内容。
上述分行行长表示,行业将更强调“精细化”,研究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共债、“垒小户”问题,把资金精准用在“刀刃”上。此外,还会基于前期信贷投放及风险特点,探索地区差异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曾刚则建议,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度”。“小微企业贷款也不是越多越好,要防范这一领域杠杆过高。”他表示,银行应注意贷款额度是小微企业可承受的债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另外,目前大的资金环境有助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调,但务必保证定价合理性,避免损害小微企业金融可持续发展。
曾刚表示,当下,从几千元到上千万元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存在分层,不同层次的客群供求满足情况不尽相同。目前来看,中间层次对资金的需求较高。“整体追求的不再是总量的进一步扩张,而是结构的优化。去深究某一层次主体供求不平衡的原因,‘对症下药’,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