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全市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川委发〔2020〕8号)精神,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推动重点产业加快恢复发展,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加快打造“4+6”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服务业企稳回升。全面落实稳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消费类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康养、教育服务等重点服务业。办好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及系列配套活动,加快推进川陕甘农产品批发中心、万贯五金机电城二期等项目建设,激发服务业发展动力。积极接入“智游天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文化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广元旅游卡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创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剑门蜀道文化旅游度假区、唐家河大熊猫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加快黑石坡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华侨城剑门关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创新文旅观光、文化创意、文旅演艺、夜间旅游等文旅产品,办好蜀道文化旅游节、广元女儿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持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市场。落实支持交通运输企业的政策举措,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体系,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加快编制“一城一策”实施方案,健全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二)加快壮大“6+2”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坚持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着力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促进千亿铝产业、五百亿绿色家居和食品饮料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持续壮大工业“6+2”现代产业规模。积极培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提高园区主导产业产值比重,开展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实施一批技改提升项目,推动工业向高端制造、绿色低碳、制造服务方向转型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申报支持。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兴业、中小企业提质升级、行业“小巨人”强筋健体。加快中孚绿色铝材、吉香居食品加工、中石油苍溪永宁天然气净化厂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后劲。
(三)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提振消费需求。针对疫情催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发展网络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鼓励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消费、在线教育、无人配送、数字生活、智慧广电等新业态。加快5G网络商用步伐,开展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行动,打造“数字化社区”,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争创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智慧教育学校。深入实施消费提升行动,培育发展汽车影院、线上旅游、乡村民宿、网上博物馆等新兴文旅消费热点,多渠道增加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夜间经济等服务消费供给,进一步激发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优化提升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开展“健康消费惠民”“汽车下乡”等专项活动,支持“广元七绝”等特色优势产品专项促销。加快打造“女皇味道”餐饮品牌,加快培育和打造凤街、金橄榄广场等夜市经济带,支持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开展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四)加快推进“7+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抓好“米袋子”,强化农资供应和粮食作物田间管理,突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确保粮食产量达到159.2万吨。大力抓好生猪恢复生产,加快养殖项目建设,狠抓填槽补栏,确保全年生猪出栏360万头。扎实做好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着力抓好肉牛羊、土鸡、笋用竹、露地蔬菜等特色产品生产,丰富市民“菜篮子”。完善“7+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推进机制,整合拓展提升现代农(林)业园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园、家庭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积极争创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广元七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多渠道开展线上营销、直采直销、订单农业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五)加快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增长。深化厅市、市校合作,进一步建强广元铝产业技术研究院、猕猴桃研究院、核桃研究所、油橄榄研究所,组建茶叶研究所、广元山地蔬菜(山珍)研究院、剑门关土鸡研究所等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实施“广元市蜀道英才工程”,推广首席专家、周末工程师等制度,大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落实扩大科研人员、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两大行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19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建设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对接落实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上新台阶的若干措施,深入实施“双创”八大升级行动。加快企业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项目投资“主引擎”作用
(六)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投资增长后劲。深入开展项目投资“大比武”,充分发挥“六大中心”作用,精准对接国家、省政策投向,抢抓国家进一步扩大地方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的时间窗口,落实好《四川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抓紧谋划储备、实施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做深做细做优前期工作,实现储备滚动接续转化,力争形成更多新的实物量。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有效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项目”行动,全年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6批次以上,着力抓好项目复工达产、挂联调度、会商会审等工作,推动中节能剑阁天台山风电场二期、三江新区坪雾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广元至平武高速公路、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一期)等项目建设,确保北二环东延线一期、广元智慧旅游综合体等项目按期竣工,实现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
(七)扩大重点和新兴领域投资,不断拓宽投资增量。积极抢抓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机遇,继续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绵阳至苍溪、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广元机场改扩建、广元港张家坝作业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广巴铁路扩能改造、兰渝高铁、京昆高速广元至绵阳段扩容改造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巩固提升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研究谋划和实施5G网络、大数据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项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持续推进骨干建筑企业培育创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常态化发布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强的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收益稳定、前景较好的项目。按照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建立用工、用地、用能、资金、建材等联动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用好专项债券作为铁路、机场、收费公路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精神,提高用地审批效率。每季度开展投资项目综合考评,实施正向激励措施。
三、全力帮助企业稳产提速增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八)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转型升级发展。全面落实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系列政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更多实惠、得到更大支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提升年”活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按规定实行税收优惠、财政以奖代补、政府采购政策等支持,主动送法律法规、送政策信息、送协调服务、解困难破难题。扎实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计划,促进中小企业上档入规。进一步落实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90条政策举措,破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壁垒。持续开展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做到应清尽清。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开展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
(九)促进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增强产业发展质效。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上榜激励,对增速快、贡献大的骨干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广元娃哈哈、中石化广元天然气净化公司上榜。强化各级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组织实施重点企业“一厂一组、一企一策”专班,推动企业稳产满产、扩能增效。开展四川名优民营企业雁阵培育五年行动计划。落实精准电价政策,支持电解铝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产业化龙头项目及关键配套项目。
(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实体回血造血。认真落实省上小微企业“战疫贷”实施方案和我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支持措施,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综合采用展期、无还本续贷、临时性延期限还本、下调利率等措施,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用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资金和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落实“战疫贷”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实施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零距离、融资大畅通”专项行动,落实“信易贷”专项融资服务,切实提高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和首户贷占比,促进2020年普惠小微贷款融资成本较2019年再降0.5个百分点。加强首次贷款支持,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下降、单户授信额度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两增”(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普惠低息信贷投放。全面推行小微、便民、快捷的“台州模式”融资服务,建强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顾问、乡村两级蒲公英(小红帽)金融服务志愿者队伍。加快“天府信用通”广元场景—广融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政银企供需精准对接,推进“险资入川”广元行动,开展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活动。加强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推动企业抓住政策“窗口期”,按规定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规上企业赴新三板挂牌或在境内主要交易场所上市,对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首发融资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补助。
(十一)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引导实体发展。加快财政支出拨付进度和各类专项资金分配下达,力争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达到50%以上。分类有序盘活政府存量资产,按规定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重点领域发展需要。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大力争取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用好市级产业发展基金。各级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
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搞好总复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减贫任务,6月底前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逐项整改清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确保“总复习”基础扎实、全面过硬,高质量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全方位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高水准做好7个已摘帽县区、739个已退出村、34.5万已脱贫人口后续稳定帮扶,整体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精准返贫致贫预警阻击,深入摸排疫情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影响,及时做好因疫致贫返贫人员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着力产业扶贫持续稳定发展,推动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鼓励企业吸纳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就业,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用好用活“四川扶贫”公益品牌标识。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抓好劳务协作、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6+1”产业园区示范带动、引领发展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好广元“白茶一号”产业,加快建成一批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推动创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市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试点,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三)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7%以上。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扎实做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全面做好嘉陵江及支流沿线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实施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等短板,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十四)严守稳定红线,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扎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摸排、及时处置疫情可能引发的各类次生风险,稳妥解决因疫情引发的劳资纠纷、企业违约、停产破产等问题。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进一步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压减“三公”经费,兜实兜牢市、县“三保”支出底线。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煤矿、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加强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火源管控,及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和城市消防工作。守住校园、农村地区等重点领域食品药品安全,积极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加强民生托底保障,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
(十五)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好增强就业扶贫、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促进返乡下乡创业等各类措施,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和“点对点”服务,分类施策、统筹协调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库区移民、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对暂时难以外出且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采取引导重大项目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发展扶贫产业等方式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倡导“共享员工”模式,支持企业间短期用工余缺调剂,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加大稳岗保企政策执行力度,执行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和企业降比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放宽中小微企业申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
(十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深入推进健康广元建设,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积极开展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试点。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争创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深化医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中教育,有序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复课,做好高考、中考相关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提升行动,打造文艺精品。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开展群众体育“三下乡”,加快大蜀道越野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与滑雪运动等重点体育健康项目建设。办好大蜀道山地国际马拉松、曾家山越野赛等体旅融合赛事。
(十七)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力水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落实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方案。实施疾病预防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开工建设苍溪县精神卫生防治院、朝天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感染科室建设,提高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短缺物资供应集中生产调度机制、应急物资储备和采购体系。
(十八)切实加大民生托底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且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适时调整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实施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力保障粮油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生产供应和市场调配,依法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
六、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十九)协同配合做好《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加强与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规划衔接,全力争取国家将我市全域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范围,持续增强与国家和省对口部门的跟踪对接,力争我市更多的重大事项纳入《规划纲要》。
(二十)加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丰富完善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研究,全面落实我省相关各项重点任务,及时制定我市的行动方案和责任分工,全力推动广元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向开放发展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向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成渝双城带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核心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北部“花园”。
(二十一)加强与成渝双城的项目合作共建。推动沿大蜀道融入成都、沿嘉陵江融入重庆的经济带协同发展。深化成广合作,加强与天府新区战略合作;全面落实成广、绵广合作事项,推动任务清单和项目落地。加强与重庆有关部门和区县的合作,启动赴重庆前期考察工作,力争我市与重庆、南充在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商贸物流、生态保护、港口联动、科技教育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谋划并促成一批渝广、南广合作项目启动实施,协同建设中国西部汽配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绿色家居产业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欧班列合作平台、嘉陵江绿色廊道。
(二十二)稳定县域经济增长。全面实施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好39条支持政策措施,推动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差异化发展,积极争创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和进步县。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开展“小县优城”创建试点,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县域产业优化布局,支持县域产业园区成链发展、集群发展、创新发展,提高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活力
(二十三)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继续做好精准电价争取支持、落地实施工作,积极争取扩大直购电、富余电量消纳等优惠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落实天然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提前执行淡季价格政策。依法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开展整镇(乡)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综合施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二十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强基赋能。加快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市属国有企业聚焦主业、专业化重组,组建健康发展集团等,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推动市县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引导产业发展的实体企业。深化与央企、省属国企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引进投资发展我市清洁能源化工、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因企施策提高有关国有企业应急响应能力和重要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二十五)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不见面”“不接触”式审批,推行帮办代办等利企便民举措,力争实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申请、700件高频事项“掌上可办”,确保不动产登记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全面推广“营商通”网上平台,拓展全程电子化登记银行和乡镇受理导办网点,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全面推广运用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90%以上主要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实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二十六)着力稳外贸促外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认真落实我省稳定外贸发展9条措施,加大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对外贸规模大、增长快的企业按规定给予激励。搭建出口企业信用保险统保平台,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全面复产达产,推动医疗防护用品出口,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办好全市开放发展大会和系列配套活动,进一步深化与周边省市合作,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线上招商”和“线下招商”相结合,灵活运用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分产业分行业开展专题招商。精心组织参加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展会活动。
(二十七)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开放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广元·川陕甘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广元动车运用所一期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广元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项目建设,研究建设中俄国家合作产业园。深入开展国别合作,巩固支持阿曼“广元造”产品展示馆建设运营,持续推进与德国朗次福特市、俄罗斯乌法市友好合作,扩大与东盟国家合作领域。
八、坚定必胜信念,切实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十八)坚定信心不动摇,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准确、辩证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善于化危为机,善于抢抓机遇,善于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
(二十九)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坚持吃透用活、靶向发力、精准“投递”,全面深入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细化实化各项举措,强化系统集成运用,提高政策知晓率,打通“堵点”“断点”“卡点”,确保7个方面27条具体意见有效落实。注重政策衔接,及时对接落实省直部门出台的具体工作举措,扩大政策叠加效应,有效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促进产业链加快协同发展、供应链加快畅联、各类要素活力迸发。
(三十)压紧压实责任目标,强化督查力度促落实。要努力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亿元目标。在科学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基础上,及时分解落实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闭环,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精神,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基层集中精力干事创业、为民服务。要加强对政策落地情况督查,坚决惩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